10月21日-25日,在这个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艺术与设计学院书画艺术专业师生在广安区花桥镇大利村成功开展艺术采风课程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更在乡村振兴、课程改革及服务地方等多个维度上展现了其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活力
《艺术采风》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必修的实践教学类课程,通过本次探索改革打破以往传统教学的局限,将课堂延伸至广阔的自然与社会之中。通过实地考察、现场创作、互动交流等形式,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艺术技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走出去,干起来”的教学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为学院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艺术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焕发乡村新活力
本次艺术采风活动,将艺术创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学院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带领书画艺术专业30余名学生开展“留住乡愁”乡村公益墙绘暨艺术采风活动,免费为村民绘制大型“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主题的墙绘及多幅农家小景装饰画,在镇政府相关领导的指导下,有序顺利的开展了绘制工作,其间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和称赞,有效提升了地域文化知名度,促进了乡村农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发展。同时,活动还特设公益课堂,邀请当地儿童参与艺术创作,激发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教育力量。
服务地方:搭建校地合作桥梁,共谋农旅融合发展
广安区花桥镇作为此次活动的试点,是校地合作的一次成功实践。学院与当地镇政府、村委会等多方紧密协作,紧紧围绕广安区花桥镇乡村农旅融合发展思路,共同规划方案、提供资源支持、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活动,学院不仅为地方带来了文化艺术的新气象,也为师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宝贵机会;而地方则借助专业力量和智力支持,提升了文化软实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合作模式,为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育生态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次艺术采风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社会服务、课程改革与校地合作的深度交融。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了艺术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作为,为推动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和教育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为艺术教育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